波尔多期酒中国市场盛宴终结

2015-11-11 9:51:25 《华夏酒报》 International Busine 评论(0人参与)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是波尔多酒商在中国刚刚学到的一课,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过去的十多年间,对于世界最富盛名的葡萄酒产区波尔多是硕果累累的时期。自本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爆发性增长,新富阶层们对于奢侈品的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2001到2009年间,中国的波尔多酒及期酒市场以惊人的速度扩大,推动中国成为波尔多酒的最大出口市场。波尔多酒不仅成了中国各类商务宴会上最有面子的饮品,也经常被作为馈赠礼品的首选。

  但这场盛宴过后,给波尔多酒商留下的是宿醉后的头痛。中国近期的经济下滑,再加上政府对于官员奢侈腐败行为的打击,导致波尔多泡沫全线破裂。

  除了购买波尔多酒用于消费外,中国买家还涉足于波尔多期酒市场。香港酒商Goedhuis & Co.的Tom Stopford-Sackville说:“波尔多期酒在中国已经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完全没有市场。”

  “经历了2011 ~2013的几个较差年份,加之期酒的发布价过高以及反腐运动,期酒在中国市场已经风光不再。”伦敦葡萄酒交易所(Liv-ex)联合创始人Justin Gibbs说,“中国市场的下滑是2009~2011年波尔多酒市场波动的主要因素,中国市场在推动其上升方面功不可没,在其下滑时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Stopford-Sackville说,最好的例子就是2008年份的拉菲(Lafite)。拉菲一向被业内人士视作判断中国消费需求的晴雨表。2009年,一箱2008年份拉菲期酒的发售价为2,000英镑,在中国市场的追捧之下(部分原因在于中国人对于数字“8”的迷信),到2011年上涨至15,000英镑。

  期酒只是酒庄销售葡萄酒的一种方式。因为葡萄酒酿造需要一段时间,每年出产的葡萄酒,按当年的葡萄质量提前给出预期价格由酒商购买,庄主可以提前拿到资金用于生产,这种销售传统已有百年。然而,不少中国买家却把这种销售方式当作投资机会而进行大肆买断、爆炒,从而造成2009年和2010年期酒价格水涨船高。

  中国人对波尔多期酒的热情在2010年份期酒发布时达到了顶峰。当时业界专家公认这是一个“伟大”年份,中国人以天价买下的期酒最终却成了烫手的山药,巨大的损失将许多中国买家推出了期酒市场。而在Liv-Ex的交易平台上,波尔酒期酒的销售额占比也由2009年的15%下降到2013年的1%。

  正是中国买家对2009年和2010年期酒的一掷千金,使波尔多葡萄酒的价格一路飙涨,最高的品牌涨幅甚至达到十几倍。随着波尔多酒泡沫的破裂,在过去两年间,波尔多顶级瓶装葡萄酒的价格也显著下跌。拉图(Latour)价格下降了22%,拉菲降幅更是高达41%,侯伯王(Haut Brion)降19%,玛歌(Margaux)降28%。根据Liv-Ex的数据,排名前64位的波尔多酒在这两年中价格平均下跌了16%。

  虽然Liv-Ex数据显示,2014年份期酒的需求较2013年翻番,但交易额仍较高峰期下降了80%。专家称,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明年即将发布的2015年份期酒会重新获得市场垂青。

  近期报道称,波尔多酒对中国的出口额虽然下跌,出口量仍然保持了增长。香港的葡萄酒专家认为,市场需求仍然稳定,但较兴盛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究其原因在于,中国买家在选酒时更趋于老练以及在反腐大环境下市场消费行为的改变。

  居住在香港的葡萄酒记者、独立酒评人Sarah Heller表示:“精品葡萄酒的消费主要从大型宴会转向私人俱乐部,事实上,许多经营者推出了更私密的服务方式。”

  虽然,未来中国市场对于波尔多酒的需求将仍然保持在一定水平,但市场与前几年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买家们更加睿智,主要表现在他们懂市场,了解价格行情。” Stopford-Sackville说,“事实上,中国的葡萄酒买家兴趣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他们已经跳出了‘旧爱’的圈子,尤其是年轻买家,他们正在积极地探寻波尔多以外的世界。”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了解酒业即时快讯,搜索关注《华夏酒报》微信号huaxiajiubao 编辑:赵鑫 分享到: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0)
您的匿称:
验 证 码:
中国酒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酒报》”或“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酒报社和中国酒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酒报》或中国酒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酒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改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wlb@hxjb.cn
华夏酒报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招聘人才
Copyright ©2005-2015 cnwine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夏酒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E-mail:wlb@hxjb.cn ICP备案:京ICP备11018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