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冠集团打造新能源产业“名片”

2010-3-26 8:55:52 《华夏酒报》 李瑞 陈铁 评论(0人参与)
  

  3月24日,笔者来到河南省南阳市新能源产业的领军企业天冠集团的30万吨燃料乙醇生产车间。在紧张有序的燃料乙醇生产现场,看到成批的木薯被一台大机器吞下,经过粉碎、处理、发酵、蒸馏、脱水后,流出了白色的液体。“这白色的液体就是我们生产出来的燃料乙醇。”在南阳工业园区,天冠集团生产部负责人王福祥向笔者介绍。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我们把原料榨净,生产出了乙醇汽油、蛋白、饲料……在燃料乙醇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品排放物都作为下一个产品的原料来源,整个过程最终没有废弃物排出,实现了循环经济所倡导的‘资源—产品—资源再生’物质流动模式。正是因为坚持了生物炼制、能化并举的发展战略,我们才有幸成为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同时拥有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天然气三大生物能源商品的企业。”天冠集团董事长张晓阳说起企业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的探索及实践时显得十分兴奋和自豪。

  张晓阳说,燃料乙醇在河南、湖北、河北3省31市的推广使用,有力促进了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污染排放。经测量,乙醇推广区域CO、HC平均值分别下降30.8%和13.4%,温室效应气体CO2大大减少,绿色能源所带来的环保效益非常突出。

  事实证明,天冠的经营模式同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一致。张晓阳向笔者透露,他们已在燃料乙醇产品非粮替代上取得突破。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了解酒业即时快讯,搜索关注《华夏酒报》微信号huaxiajiubao 编辑:施红 分享到: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0)
您的匿称:
验 证 码:
中国酒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酒报》”或“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酒报社和中国酒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酒报》或中国酒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酒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改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wlb@hxjb.cn
华夏酒报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招聘人才
Copyright ©2005-2015 cnwine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夏酒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E-mail:wlb@hxjb.cn ICP备案:京ICP备11018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