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白酒市场的奥妙(1)
2009-8-14 8:42:57 《华夏酒报》 赵义祥 张海龙
评论(0人参与)
林语堂说过,中国人自古就爱“面、命、恩”三个字。其中,面子工程在农村尤其重要,这也是今天在农村进行酒水营销的核心出处。因为,传统的分销建网、促销等人海战术,在酒水营销行业已不再是新鲜事了,但经过多年的市场厮杀之后,走向新层次竞争的战术手段创新摆上了各大厂家的议事日程。
无法否认,农村市场的品牌消费能力和认识水平相比城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农村酒水市场的结构影响力
做农村市场,首先要考虑县城的潮流和潮流影响力,否则,很多酒品牌会陷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恶性循环中。
在有些区域,甚至要首先考虑省会城市,或者在当地有特色经济影响力的城市,比如武汉、郑州等周边的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三四级市场,很多特色支柱产业,如皮具之乡、服装之乡、石油城等周边市场,因为这些区域有支柱产业支撑,经济较为发达、消费水平较高,对周边市场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不容忽视。
运作农村酒水市场的基本元素
1.口感
酒企一定要注意口感的调和。农村消费者习惯了一种口味,很难被改变,即使能够改变,也需要很长的适应周期。
在农村市场,酒企不要指望酱香型白酒能改变农村消费者传统的清香型和浓香型白酒的消费习惯。毕竟,农村市场是中低档酒水消费的主战场,先迎合再适应性调整,方是明智之举。
2.颜色和款式
现在酒水的包装基本趋于成熟,各地适应性很强,没有大的难题,倒是颜色有些文章。
在一些地区,有些颜色是忌讳的,这是需要注意的。
比如:在年节期间,城市人嗤之以鼻的大红大绿,在很多农村市场恰恰很受欢迎。
3.价格
在大多数农村市场,20元以下的酒水好卖;但在一些贫困县市,10元都算是“高档酒”;而有些地方,则是30元-50元的酒水销量开始上升,这都是拜民工返乡所赐。
4.渠道
在农村市场,由于酒水操作的门槛“偏低”,因此,到这里来淘金和守望的厂家也开始增多。
其实,在农村市场,村长们这个渠道是大有作为的。
笔者曾于2003年,在某县城广场做过一次“迎七一·百名村支书大型品酒会”活动,极为轰动,且
效果显著。
在中国,不仅高档酒需要“后备箱工程”,在乡镇农村市场也一样,这就要看各位看官的“悟性”了。
了解酒业即时快讯,搜索关注《华夏酒报》微信号huaxiajiubao
编辑:张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