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发现成套九鼎

2015-12-11 15:22:56 新华社 袁慧晶 沈洋 评论(0人参与)

  继12月7日出土首只玉耳杯后,考古人员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东室的南面又发现了9只青铜鼎。有专家指出,周朝时曾有“天子九鼎”的说法,到汉代已不再严格,但成套9只鼎的出现依然证明墓主人身份不一般。

  “从叠加关系来看,这9只鼎与之前在主椁室西室出土的马蹄金、金饼一样,也是在床榻下被发现的。其中,7只为方耳,2只为圆耳。”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由于墓室曾发生过坍塌,其上方的床榻也被压垮,鼎的保存状况并不理想,出现了破裂、变形等情况。

  据了解,在发现鼎的位置,之前还出土了玉质耳杯、镶嵌有宝石的几案、夹苎胎的漆盘以及用来烹饪食物的青铜染炉、用来盛酒的铜壶等器物。杨军推测,这有可能是墓主生前用来招待客人的。如此齐全、高等级配置的宴饮用具,既体现了墓主生前对饮食的讲究,又表明了墓主身份的尊贵,只有诸侯王等级的贵族才可能享受这种生活。

  但也有观点认为,主椁室中发现的鼎其实是一种礼器。按照《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所谓“一言九鼎”由此而来;诸侯只能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等等。所以,考古界常常将天子墓称之为“九鼎墓”。

  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的一位研究员介绍,随着东周之后的礼崩乐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制不断出现了僭越;到了汉代,已经不再用鼎来表明墓主身份,鼎也并非葬制中的“标配”。“但这个墓中出现了成套的鼎,应该是用来证明墓主身份的,其他几代海昏侯不可能一下陪葬整整9只鼎,而曾经当过帝王的刘贺则不一样。”

  因此,无论是哪种推测,都将墓主人身份指向了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截至记者发稿时,3只鼎已完成现场提取工作,移送文保用房进行修复;其余6只仍在发掘中。据负责青铜器修复工作的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陈仲陶介绍,今后面临的最大难题恐在青铜器“整形”方面。

了解酒业即时快讯,搜索关注《华夏酒报》微信号huaxiajiubao 编辑:张瑜宸 分享到: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0)
您的匿称:
验 证 码:
中国酒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酒报》”或“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酒报社和中国酒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酒报》或中国酒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酒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改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wlb@hxjb.cn
华夏酒报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招聘人才
Copyright ©2005-2015 cnwine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夏酒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E-mail:wlb@hxjb.cn ICP备案:京ICP备11018637号